上海援藏在日喀则市定日县创新思政课堂形式,开展“181公里国境线上的思政课”。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历史和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日喀则市定日县教育局副局长、定日第二初级中学校长汪海鲸表示,为助力思政教育发展,在当地开展“行走思政课”,组织学生参观定日机场。定日机场距国境线最近点(珠峰大本营)52公里,2022年底正式通航。通过参观,感受党的政策给高原带来的福祉。在珠峰边境派出所,民警与定日县学校师生一起升国旗、唱国歌。学生了解边境派出所成立以来获得的荣誉和涌现出的典型人物。
在拉萨,学生参观了博物馆、烈士纪念馆,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。在乡土苗木培育基地了解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,开展生态环保教育。南北山绿化工程是西藏首个规模化山体造林的生态修复工程。基地里的教授详细讲解了西藏乡土树种,如高山柳、沙棘、红柳等在防风固沙、保持水土中的重要作用。引导学生们认识到,这些苗木不仅能改善生态,更是藏族祖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。
把思政课堂搬到火车上。在青藏铁路的列车上开设“天路上的思政课”,引导学生感悟“挑战极限、勇创一流”的建设精神。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,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变化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。
让上海学生与西藏学生共上一堂思政课。联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,成立“沪藏两地大中小(学生)思政一体化建设教育基地”。讲自身故事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教育学生,让思政教育更生动、鲜活,深入人心。在主题教育活动上,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级退伍士兵班的游志猛同学讲述了自己的戍边故事。喀喇昆仑山寒风刺骨,却冻不住人民子弟兵“宁死不退”的热血与坚韧。战士们面对极端环境与生死考验,坚守岗位,无畏前行。
此外,开展“情暖西藏·点亮梦想”系列帮扶活动,围绕“雷锋精神”“劳模精神”“爱国主义精神”等主题组织开展沪藏两地多校红色主题班会,百名大学生结对定日中学生。
加强沪藏两地学生的交往交流。三年来,上海援藏先后组织6批115名定日学生来沪游学。学生前往松江大学城、浦南农村、东方明珠电视塔、中共一大会址等处参观学习。他们走出大山,开阔视野,感受东部城市的发展和变化。先后开展沪藏学生“手拉手,同游上海之根”、“心连心,走进松江学生家庭”、定日洛谐走进松江学校舞台、定日学子走进松江军营、定日灾区学生参加中超开幕式唱国歌等活动。
今年1月,定日县发生6.8级地震。震后,来自松江区的援藏干部积极寻求各方力量,在森嘎村、古荣村等安置点为孩子开设活动站,协调长所乡小学在各安置点开展学生看护工作。联系中国科院学心理研究所灾后心理救助团队,推进学生心理救助。考虑到短时间从内地安排心理志愿者进藏很难,于是联系拉萨的藏族志愿者服务团队,在震后一周就开设了“温暖小屋-幸福彩虹堡”,为孩子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。在灾后重建中,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举办定日“中小幼”心理健康骨干教师专业研修班。
股票配资公司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